貴州163人事考試信息網

您當前的位置:

公共基礎知識:社會治理

文章來源:163貴州人事考試信息網編輯者:金粉筆教育時間:2020-03-06 10:27閱讀:

貴陽教招筆試課程

  一、社會治理制度和治理體系
 
  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,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。必須加強和創(chuàng)新社會治理,完善黨委領導、政府負責、民主協商、社會協同、公眾參與、法治保障、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,建設人人有責、人人盡責、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,確保人民安居樂業(yè)、社會安定有序,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。
 
  這其中,首先,社會治理制度表述為:共建共治共享。“三共”體現了全社會對治理的責任。其次,新概念“社會治理共同體”的提出,過去我們更多強調的是國家、政府在社會治理中的重要性,而現在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,社會主要矛盾發(fā)生轉化。因此,推進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,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(fā)展思想,一切為了群眾,一切依靠群眾,發(fā)揮群策群力,凝聚起政府、市場、社會等各種主體的治理合力,尋求社會意愿和訴求的最大公約數,只有這樣,才能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。
 
  二、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
 
  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,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相結合的城鄉(xiāng)基層治理體系,健全社區(qū)管理和服務機制,推行網格化管理和服務,發(fā)揮群團組織、社會組織作用,發(fā)揮行業(yè)協會商會自律功能,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(jié)、居民自治良性互動,夯實基層社會治理基礎。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。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,把更多資源下沉到基層,更好提供精準化、精細化服務。注重發(fā)揮家庭家教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。加強邊疆治理,推進興邊富民。
 
  不難發(fā)現,在十九大的基礎上,當前更加凸顯出“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相結合”,這也是我國治理體系治理能力更加完備的表現。自治是基礎,因此在自治環(huán)節(jié)我們更強調重心下移,力量下沉,更貼近群眾,讓人民當家作主真正得到落實,而不是流于形式。法治是根本,基層治理同樣需要法律規(guī)范。德治為先,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,通過道德的感化培育家教家風,強化鄰里團結,這樣更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。

    更多咨詢 0851-86861255

    貴州163人事考試信息網


    移動端/互動交流

    掃碼關注:金粉筆公考

    掃碼加入QQ:金粉筆公考

    在線咨詢
    聯系電話
    鄭老師

    鄭老師微信
    貴州金粉筆教育

    全國免費服務熱線
    18185187910

    王老師

    王老師微信
    貴州金粉筆教育

    全國免費服務熱線
    13368515037

    董老師

    董老師微信
    貴州金粉筆教育

    全國免費服務熱線
    13378508157

    返回頂部